无声世界的“爱心妈妈”刘惠的这五年
     发布时间:2012-06-06

 2011年1月8日下午,在济宁市黄淮宾馆大会议厅举行的“爱残助残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上,有一位端壮、秀丽、聪慧、善良的聋儿语训教师多次走上舞台,接受名美美艺、王者水晶、燕思巢三家知名企业员工为残疾聋儿捐赠的资金。她眼含热泪,频频鞠躬,不停地向台下的捐赠人员连声说着:“谢谢大家对残疾聋儿的关爱帮助!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她2005年从泰山医学院聋儿语训专业大学毕业后,致力于聋儿康复事业,把自己的爱心和汗水全部倾注给了她所培训的聋哑儿童们。她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付出千辛万苦,换来千恩万谢,让聋哑儿童感受到了不曾有过的特殊母爱,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她为80多个聋儿撑起一片母爱的天空,给他们带来了人间的声音和色彩,带来了无尽笑声和欢乐,带他们走出了无声的世界,重新找到了生活的希望……她,就是被聋哑儿童们尊称为“爱心妈妈”的济宁市首届“百优”创业青年、“济宁市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 “济宁市巾帼创业导师”、“济宁市十大公益之星”、济宁市第二届“感动济宁十佳人物”、济宁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主任刘惠。

  为爱择业

  刘惠家住在市中区唐口镇刘集村。她从小就知道感恩,哪怕是别人对她一个小小的帮扶和善意的微笑,她都铭记在心。正因如此,她特别富有爱心,乐于助人。

  前些年,社会上一直传唱着《爱的奉献》这首歌。其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的歌词,一直是刘惠成长过程中的滋补剂和催化剂。特别是《祝你平安》这首唱响大江南北的流行歌曲,更是成为刘惠选择从事聋儿康复事业、奉献爱心的主要原因。电视屏幕上,著名歌手孙悦打着手语和聋哑儿童们交流;红旗下,孩子们渴望表达的眼神,模仿说话的口型,伴着歌声深深地印在刘惠心中。每当听到这优美的旋律,看到这感人的画面,她的心都被一次次拨动。因为刘惠知道,聋哑儿童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独生子女,大多是迫于无钱医治而耽搁了病情。一人聋哑,全家人痛苦,也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充满爱心的刘惠,决心要以自已的实际行动,让“哑巴说话,铁树开花”。于是,刘惠在18岁那年毫不犹豫地报考了泰山医学院聋儿语训专业。在校期间,她刻苦地学习口语、手语及一些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学习成绩在班里一直是名列前茅。2005年2月,刘惠在山东省聋儿康复中心实习时,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领着聋哑孙女向她哭诉:家在农村,生活贫困,没钱医治,央求刘惠救救她可怜的孙女。刘惠被震撼了,不知所措,只能含泪劝慰一番。自此,刘惠便下定决心,毕业后回老家农村创办一所聋儿康复中心,让生活在无声世界的孩子们也能开口说话。临毕业时,她放弃了学院推荐到上海工作的机会,毅然回到了济宁市农村老家。面对老师的反复劝说和家人的极力反对,刘惠仍然坚持想把自己5年来所学的业务和掌握的技术奉献给乡下的聋哑儿童。回乡后,刘惠舍去农村女孩原有的羞涩,求亲告友,四处奔波。不到半年时间,刘惠筹措资金6万多元,在离本村不远的市中区唐口镇驻地租赁了几间房子,购置了简单的语训设备、教材及桌凳等用具,于2005年9月9日挂出了“惠泽聋儿康复中心”的牌子。

  爱的奉献

  惠泽聋儿康复中心创办之初,生源并不充足,开始只有3名聋哑儿童。刘惠为实现自已的爱心计划,决心免费为这3名聋儿进行康复训练,并主动当起了这些孩子的“妈妈”。她和聋儿们一起吃住,一起做游戏,一起进行语言训练。孩子们的衣服破了脏了,她就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缝洗;孩子们病了,她就亲自请医买药,做病号饭;每天给孩子们洗脸、梳头、理发、洗脚、剪指甲。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的付出,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换来了3名聋儿开口说话,换来了孩子家长眼含热泪答谢,换来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换来了具有53名聋儿的办学规模。

  在惠泽聋儿康复中心培训的聋哑儿童,大都是2.5至8岁的农村孩子,多数家庭非常贫困。康复中心实行全托制,孩子入学只带一些换洗衣服,一切生活、语训等全由老师负责。为了看护好这些聋哑儿童,刘惠和她爱人祝大伟及聘请的5名语训专业老师和3名生活老师就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在了这些聋儿身上。刘惠与老师们科学分工,轮番看护孩子们。白天帮他们穿衣裳、洗脸、梳头,还要对他们进行语言训练,夜里轮番喊孩子们大小便,给他们盖被子,一些小点的孩子,有时尿了床或拉在了床上,刘惠就套上塑料袋用手去抓,然后再给孩子换上新被褥……金乡县的杨潇宇怕热,只要一热,就产生昏厥症状。有一次,杨潇宇热得昏了过去,刘惠急得直哭,只好打了“120”急救。

  聋儿康复是一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为了教孩子们发声、发音,刘惠坚持每天在正课时间教孩子们做唇操、舌操、呼吸操,反复对他们进行发音、听训等锻炼。在语言训练中,每个音,每个词,在正常孩子口中很容易就能说出来,而要让聋儿说出来,则需要教几十遍几百遍。刘惠就无数次地对着聋儿们比比画画、蹦蹦跳跳,用手势、口型和表情,一点点地帮聋儿们定口形、摆舌位、正音调,直练到聋儿们一看就懂为止,再引导孩子们去理解运用。对个别听力较差的聋儿,刘惠有时还单开小灶,个别进行发声发音训练,她根据聋儿不同的发音口型,采取摸、看等方法,进行强化训练。这样日复一日地苦练基本功,有时,连刘惠自己也像个聋哑儿一样。5岁的李甜梦小朋友听力损失是110分贝,属于极重度耳聋,平时只能靠看口型辅助学说话。刘惠就不断采用新的办法对她进行听能训练;组织她看电视动画片,专门买了《天线宝宝》、《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碟片,教她学习日常用语,使她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她在母亲面前第一次清晰地喊出“妈妈”时,李甜梦的妈妈激动地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拉着刘惠的手不停地说:“5年了,俺终于盼到了今天!你真是俺全家的恩人啊”。张力威的爸爸从兖州市赶来为儿子送衣服。分手才半个月,儿子竟能完整地背出两首儿歌。这个大男人紧紧地把孩子搂住一句话说不出来,任凭眼泪不住地流。看到这些,刘惠也忍不住哭了。

  刘惠看到自己用爱心换来了聋儿说话,着实感到莫大的欣慰。同时,也让她打心里感到隐隐作疼,因为她为了照顾这些聋哑儿童,而疏乎了照顾自己一岁多的女儿洋洋。就在她为这53个聋儿奉献全部的爱心时,她自己的女儿洋洋却因照顾不周而接连烫伤、电伤。看着女儿大面积深Ⅱ度烫伤的右脚和触电烧黑的小手,刘惠心如刀割。在女儿洋洋植皮那天,刘惠为照顾聋儿们,竟也没能到医院去看看洋洋。女儿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先后两次住院40多天,刘惠却很少有时间去医院看望女儿。每当谈及这些,刘惠就禁不住泪流满面,她感到自己太对不住女儿和家人了。可她为自己把全部心血奉献给了聋儿康复事业而无怨无悔。她还先后资助了孙可莹等12名聋哑儿童,承担了他们的所有学习费用。她对让聋儿开口说话充满着自信,有着更加执着的追求。她采用《双轨启智》教学方法在强调语言训练的同时,高度重视聋儿的心理康复、智力开发以及优秀品质的培养。在惠泽聋儿康复中心,语训效果明显的聋儿仅用3个月时间就能学会说话、唱儿歌、背唐诗。看到这些,家长们惊得睁大了眼睛。2009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惠泽聋儿康复中心在市中区唐口镇政府驻地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欢庆“六一”文艺联欢会。联欢会上,聋哑儿童们先后演出了舞蹈《甲壳虫的交响曲》、《我们大家一起来》和语言串烧《狼和羊》等精彩的节目。特别是在聋儿们表演朗诵《我最爱的人》结尾时,当孩子们放声哭喊着“我亲爱的妈妈”扑向刘惠时,几乎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震撼人心的场面感动的热泪盈眶。全场顿时爆发出经久不息的热烈掌声,随之传来了聋儿家长和节目主持人的哽咽声及与会领导和嘉宾的感叹声、赞美声。

  爱心天使

  梅花香自苦寒来。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几年来,惠泽聋儿康复中心先后有上百名学生毕业,与正常儿童一样入读小学一年级;所有学生都能用日常用语交流;有的还能唱儿歌、背唐诗、读散文。这样丰硕的教学成果,不仅使聋儿的家人感动万分,就连前去参观考察的省、市、区有关领导也称赞她是“爱心天使”,副市长侯端敏和时任市长的张振川、市委书记孙守刚也赞扬她创办了一项了不起的事业。

  为帮助她解决教学经费、场所不足等一系列困难,在市残联理事长闫程稳的重视关怀下,在副理事长何波的指导帮助下,在康复部主任姚萍、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廉红卫的具体领导下,刘惠创办的“惠泽聋儿康复中心”于2009年7月收归到“济宁市残联聋儿康复中心”管理。市残联先后筹资数百万元,为聋儿康复中心租赁了教室和办公场所;为全市206名聋儿免费做了“多频稳态诱发电位听力筛查”;为受训聋儿购置了精密的治疗仪器设备;为27名聋儿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免费提供的价值100多万元的“助听器”和近100万元的贫困聋儿家庭康复救助金;还为受训聋儿提供了安全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条件。从此,我市的聋儿康复事业步入到迅速发展的快车道!

  刘惠虽然成功了,可她并没有满足,她又开始向新的高峰攀登。她曾多次组织本中心的老师共同研究、交流语训技能和经验;也曾向母校请教导师新的语训康复知识;还曾多次到山东省聋儿康复中心学习取经。她还多次参加全省、全国的聋儿康复技能比赛,先后荣获全省首届听力语言康复教师职业技能大赛第四名、全国大赛职业感悟单项奖第一名、玩具制作奖第四名,代表山东省参加全国比赛荣获团体奖第二名,参加全国第二期中文“听觉口语法”培训,经考试成为山东省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听觉口语法师”,并被授予“山东省聋儿康复学科带头人”。

  刘惠的爱心行动和无私奉献精神,不但赢得了聋儿家长的真诚感谢,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她的先进事迹先后被山东电视台、济宁电视台、任城区电视台、市中区电视台、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山东商报、山东人口导报、济宁日报、都市晨刊、城市信报、新晨报、济宁广播电视报等多家新闻媒体作了专题报道,她还先后被授予济宁市首届“百优”创业青年、“济宁市最具爱心慈善行为楷模”、 “济宁市巾帼创业导师”、“济宁市十大公益之星”、 “十佳新人新事”、“十佳女杰”、济宁市第二届“感动济宁十佳人物”等荣誉称号。

  爱心天使寄真情,春催铁树吐芳华。刘惠的这五年,不仅是艰苦创业、锐意拼搏的五年,也是她勤奋耕耘、收获颇丰的五年。她不仅是聋儿们的“爱心妈妈”,而且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系的“桥梁”与“爱心天使”。为帮助这些孩子走出无声世界,融入主流社会,她还盼望着能有一所集聋儿语言康复、学前教育和九年义务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的培训中心,让更多的聋哑儿童不仅能回归有声世界,而且能成器成材。她的这些美好想法已得到省、市有关领导和市残联领导的充分肯定与支持。我们衷心祝愿刘惠能梦想成真!( 郑守生)

 关闭窗口
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主办 鲁ICP备16017515号-2 鲁公网安备37080202000133号
版权所有:济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Copyright (C) 2012 www.jn3861.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