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大家介绍一项教具,大家可以从中感受一下,看似简单的教具背后的深刻教学意义。
大家是否奇怪,这“粉红塔”到底是什么东西,孩子又通过这个工作掌握了什么?

通过这组形状,妈妈们,你们的第一联想是什么呢?
另外,你们会觉得这个东西对孩子有什么启示?
通过对工作材料的了解, 我们是否又看到了“十进制”的身影? 还看到了什么——常用测量单位的存在:1CM ……10CM.... 空间感觉,是人体的一个重要感觉之一
平时,我在估算某个物品的大小,或是估画一段长度时,基本上可以估算的差不太多,比如5厘米的长度,7厘米的长度之类的。有朋友奇怪我为什么可以估算的这么接近。我自己回想起来,大概是因为以前上课不听讲,自己找玩的,这是其中的一个游戏,就是猜长度的游戏,自己跟自己玩。画一个线条,自己猜多长,然后用尺子量。











在工作的同时老师可以引导小朋友对这个工作产生兴趣,比如说问小朋友:大家觉得这像什么啊? 哦,像楼房... 像高塔... 像火箭... 像春笋……
像台阶.... 像火车....
像大桥.....
五花八门,很有意思然后呢,就可以引入这个工作的错误控制了。 ”刚刚有小朋友说像楼梯,那我们来玩一玩下楼梯的游戏吧“ ”我们要请一位小朋友来下这个楼梯哦“ 这时,可以拿过最小的1CM的粉红塔方块来当成小人儿,下这个大大的粉红色楼梯。 从最大的粉红塔方块开始为起点,每一块相邻的粉红塔方块相差的高度就是最小的这个方块的高度,即1CM,所以,如果把1CM小方块放到下一块方块上时,叠加的高度正好是和前面的方块是齐平的。我们可以和小朋友一起来帮着小方块下一次楼梯,看一看每个方块相差的高度是不是都是一致的。下完一遍之后,小朋友基本上就知道错误控制的操作和摆放的规律了。在孩子一遍一遍去观察去排序的过程中,手得到了运动,小脑袋里也在不断的运动着,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总结规律。
|